【摘要】为深化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温度作用与效应的认识,从施工阶段水化热温度作用与效应计算,运营阶段温度作用模式与取值,以及温度效应计算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后续的研究重点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现浇组合梁桥施工阶段水化热温度作用是桥面板早期开裂的重要原因,准确计算组合梁水化热温度效应的关键在于选取更为准确适用的水化热模型和考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弹性模量、抗拉强度以及剪力钉连接刚度发展的影响;运营环境下组合梁桥主要考虑均匀温度、正负温度梯度等3种温度作用模式,由于不同国家气候环境的差异及研究历程的不同,各国规范关于组合梁桥温度作用模式和取值的规定尚不统一,温度梯度作用的取值并非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得到,在取值时亦未充分利用已有历史气象数据资源;组合梁桥温度效应的计算多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展开,求解组合梁温度效应的解析计算方法也逐渐准确化,钢-混界面关系已从不考虑界面滑移发展到考虑界面滑移,温度分布模式从简单的钢-混均匀温差发展到钢与混凝土任意温度分布,但还应加强建立任意边界组合梁温度效应求解的理论模型;组合梁桥温度问题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应集中在开展基于效应分类的组合梁温度作用模式研究,从机理上加强对组合梁温度自生效应和次生效应的认识,加强组合梁桥长期温度实测,基于统计分析确定组合梁温度作用代表值;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各地区气象部门历史气象数据,开展组合梁温度作用地域差异性取值研究。
【关键词】
《建筑知识》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05-12
《阅江学刊》 2015-07-02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7-01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5-06-25
《重庆高教研究》 2015-06-26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